手机电量对现代社会的许多人来说至关重要。人们对手机充电的需求催生了各种充电解决方案,如无线充电、快速充电和高容量充电宝。
关于手机充电,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电量耗尽再充满有利于电池保养,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过时的观点。早期使用的镍镉电池确实存在记忆效应,如果多次未完全充放电,会导致电池容量减少。但现代智能手机多采用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记忆效应微弱。因此,锂离子电池不需要每次都充满或完全耗尽电量,反而建议“多次少充”。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周期有关,每完成一个100%的充放电循环,电池寿命会有所下降。研究显示,在25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会有明显衰减,300到500次循环后,容量可能降至原来的八成。深度充放电会破坏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从而影响电池性能。
除了充放电习惯,插拔顺序也会影响电池寿命。正确的做法是先将充电器接入电源,再连接手机;充满后则应先拔掉手机,再断开电源。这样可以避免浪涌电压对电池造成损害。
充电宝同样使用锂离子电池,其实际容量往往低于标称值,因为电芯容量在转换过程中会有损耗。购买充电宝时应注意查看额定容量,选择正规品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对于充电设备的选择,虽然有传言说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但实际上大多数充电器内置智能芯片,能够识别并调整输出电流电压。不过,购买时仍需谨慎,避免山寨产品带来的风险。
边玩边充会导致手机温度升高,这比同时充放电本身更影响电池寿命。此外,厚重的手机壳也可能阻碍散热,不利于电池健康。为了保护手机和自身安全,睡前不要将手机放在枕头旁或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