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铁路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1275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腊月廿六),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正月初七)。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节后客流相对平缓。铁路部门科学安排运力,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目标。
铁路部门加大客运能力投放,新增营业里程超3000公里,现代化铁路网的通达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增强。春运前全国铁路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在一季度列车运行图基础上,1月14日零时起实施春运列车运行图,进一步加大客运能力供给,在客流集中的热门线路和区段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安排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至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北京至沈阳、太原等城市间增开夜间高铁。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开好旅游列车,促进跨境人员流动和各地旅游经济发展。动态分析铁路12306预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及时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增开旅客列车,努力实现运输能力与出行需求的科学匹配。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群众出行。
铁路部门提升旅客购票体验,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起售提醒订阅等功能,推行全面数字化的客运电子发票服务,丰富12306信息服务内容,进一步优化购票信息预填服务,试点推行“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持续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推出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功能,优化学生优惠票发售和核验规则,保障重点群体出行。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加强余票与候补订单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票额分配机制,统筹兼顾始发旅客和沿途旅客出行需求,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的旅客列车实行优惠票价,普速列车最大优惠低至2折,动车组最大优惠低至3折,让旅客享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