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澜湄执法合作中心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海鸥”联合行动总结会,通报了“海鸥”行动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经初步统计,行动期间,各方总共破获以电诈案件为主的各类案件160余起,逮捕犯罪嫌疑人7万余名,解救受害人160余名。今年,中心将适时启动“海鸥”联合行动第二期。
“海鸥”行动是澜湄执法合作中心为落实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精神及《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于2024年8月至12月实施的一次联合执法行动,目标是通过协调柬、中、老、缅、泰、越六国执法部门,共同打击区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枪支弹药走私犯罪。
此次行动展示了区域内国家携手应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决心,也为打击跨国性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国际间的协作机制,可以有效应对包括电信诈骗在内的多种复杂跨国犯罪问题。即将启动的“海鸥”联合行动第二期有望取得更大战果,有效缓解相关国家民众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担忧。
由于原有电诈犯罪生存空间被强力挤压,电诈犯罪开始向缅甸妙瓦底等纵深地带转移,导致电诈园区出现“用人荒”,引发一系列非法拘禁、绑架被诱骗出境人员并强迫其从事电诈的案件。特别是在2025年初,我国公民被骗至境外后失联、被困案件频发,引起巨大社会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海鸥”第二期将全力解救各国失联、被困人员作为重要内容。
在铲除缅北电诈园区的过程中,中国力量一直是主力。然而,近期因“演员王星失联”等事件高度关注的缅甸妙瓦底园区位于泰缅边境,并不靠近中国。即便妙瓦底的电诈园区被铲除,在东南亚甚至世界的其他地方仍然可能会有新的犯罪窝点冒出来。只有长期坚持多国协作,定期实施“海鸥”行动这样的联合执法行动,才是打击跨国电诈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