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3日立春,人们通过吃春饼或春卷来“咬春”,感受春天的气息。此时韭菜鲜美、豆芽生嫩、荠菜新发,无论是春卷还是春饼,都能一“卷”了之。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新的轮回开始。尽管此时春寒料峭,但人们依旧喜爱通过“咬春”的习俗来迎接春天。“咬春”的历史可追溯至晋代的“五辛盘”,包含葱、蒜、韭菜、油菜、香菜等重口味食物,被认为能疏通体内淤积的浊气,适合早春时节食用。
随着时代变迁,五辛盘逐渐演变成春盘,添加了饼、萝卜、莴苣叶等食材,味道层次更加丰富。唐代诗人杜甫在《立春》中提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可见当时春盘已经流行。到了明清时期,春饼和春卷成为立春的重要食品,甚至成为满汉全席中的点心之一。
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立春时大街小巷的春饼店都会挤满人。春饼制作讲究,常见的有蒸饼和烙饼两种。蒸饼薄如蝉翼,细腻柔软;烙饼富有弹性,劲道十足。搭配上韭菜、豆芽、鸡蛋等炒合菜,再加上酱肘子、黄瓜条等,春饼的味道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对于江南地区的民众而言,“咬春”则是油炸春卷一口下去的“咔嚓”声。扬州人喜欢用新鲜荠菜做馅,上海则偏好三丝春卷,而杭州的豆沙春卷小巧精致,甜味十足。这些不同的风味都体现了当地人民对春天的独特表达。
不同地区还有各自的特色春卷。福建泉州的润饼配以胡萝卜丝、春笋丝、豆芽等,口感鲜美;四川遂宁的芥末春卷辛辣刺激,让人回味无穷;湖北随州的豆油皮春卷清香可口,外焦里嫩。
无论哪种方式,“咬春”都是人们迎接春天的一种仪式,通过食物传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