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的《杭州新闻联播》节目创新使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且做到了零失误率。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播音主持专业会不会被AI数字人取代”的热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确实迅速,影响着各行各业。此次AI数字人在电视上亮相,不仅在传播内容和介质上有所突破,还引起了业界和社会的关注。如果没有事先提醒,公众很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节目中的主持人不是真人。虽然目前数字人的个别动作、表情还略显僵硬,但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甚至可能达到真假难辨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AI数字人具有真人无法企及的优势,如摆脱自然人的生理极限,实现瞬时响应、及时播报,高质高效,时空限制少。对于很多主持人来说,“零失误率”是职业标准之一,但对于AI数字人而言,这并不难实现。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都曾有过被AI“抢饭碗”的担忧,但像播音主持从业者这样大面积陷入焦虑的情况并不多见。例如,尽管DeepSeek的写作功能强大,但很少有人认为作家这个职业已经没有存在价值。这是因为AI再强大也无法替代人的灵魂,难以表达真挚情感和对世界的洞见。
然而,播音主持专业的挑战有所不同。一名播音专业大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在精准念稿、识别文稿偏僻词、保持普通话标准等方面不如AI,因此考虑转专业。如果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和AI比拼效率和准确性,显然没有胜算。因此,该专业是否应调整教学内容,转变研究方向,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