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美国选边站普京 反俄同盟现裂痕!联合国最近的一项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提案旨在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呼吁俄罗斯撤军。然而,美国此次并未积极参与,反而阻止G7其他成员国使用“侵略”一词来描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一举动与过去三年美国作为反俄同盟领导者的角色大相径庭。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对乌克兰立场的重大转变。
北约也悄然改变了其官方措辞,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改为更为中性的“乌克兰冲突”。这种变化反映了美国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力。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美国希望尽快停火,以便能够获取乌克兰丰富的稀土资源;二是202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临近,美国总统特朗普需要在选前积累政治资本,提升国内声望。如果俄乌能实现停火,将为特朗普带来重要的政治加分。
尽管如此,特朗普不会轻易屈服于俄罗斯的要求,也不会在美俄关系恢复初期显得弱势。因此,美俄双方可能需要通过多轮谈判才能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美乌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紧张。特朗普公开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要求他迅速采取和平行动,否则乌克兰将面临严重后果。泽连斯基虽然不满,但没有做出激烈回应,只是指责特朗普受到了俄罗斯虚假信息的影响。外界普遍认为,美乌关系正在走向分裂。
当前形势下,泽连斯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俄军继续进攻,乌克兰背后的西方支持却开始瓦解,甚至美国也在对其进行指责。整个西方地缘政治格局可能会因特朗普的立场而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