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中国人安静做事不想要战争 中白友好历久弥新!2023年,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再次访华,表达了对中白友谊的坚定承诺。他强调:“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是可靠的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将永远如此。”自1991年白俄罗斯独立以来,两国一直在相互释放友好信号,交流和合作程度不断深化。卢卡申科多次提到,中国的建议和经验对白俄罗斯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他认为中国的政策立场一直是“和平”,若不听取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卢卡申科1954年出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的前半生与集体农庄有着密切联系。幼年时期,父亲长期在外服役,母亲在集体农庄工作,承担起抚育四个子女的责任。由于母亲的关系,卢卡申科在集体农庄长大,对基层社会有深刻的认知。他在母亲的支持下求学,1975年从莫吉廖夫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随后在边防部队服役。退役后,他回到集体农庄担任副主席,开始了农业管理生涯。
为了提升管理能力,卢卡申科赴俄罗斯农业科学院深造,取得了经济学学位。他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管理经验,并得到了认可。1990年,苏联动荡之际,卢卡申科作为国营农场负责人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议员,迎来了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91年,白俄罗斯宣布独立,更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次年颁布首部宪法,确立总统制政体。卢卡申科高票当选首任总统,并连续六次连任,至今已执政31年。
卢卡申科能够长期执政,主要归功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他实行了经济维稳策略,恢复并发展了白俄罗斯经济,保障了一定的民生,巩固了民众支持。其次,他建立了强控制体系,通过改组国家安全机构、限制集会和言论自由等手段增强自身权威。最后,他重视地缘政治平衡,与俄罗斯保持紧密关系,同时通过国际交往对冲西方制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