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部分道路上的窨井盖高低不平,给市民带来了不少困扰。市民王老伯家附近的马路拓宽后铺上了柏油,但随之而来的是“哐当哐当”的噪音。经过几天观察,他发现噪音源头是距离家门口30米远、位于马路中央的一个窨井盖。由于重型卡车和土方车频繁经过,这个窨井盖与路面形成了高差,每当车辆碾过时就会发出噪音。王老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窨井盖做得更平整,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在宝山区长江南路与一二八纪念东路交叉口附近,一个凹陷较深的窨井盖也给许多司机带来了麻烦。王先生在该路口等待红绿灯时,因前车遮挡视线,未能及时避开这个凹陷约15厘米的大坑,导致轮胎磨损,轮毂受损。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这个窨井盖上标注着“污”字,表面有混凝土浇筑痕迹。据周边交通管理员介绍,这个窨井盖上方原本有一块盖板,但由于西塘桥翻修,马路上的车流改道,长时间的碾压导致盖板碎裂。长江南路与一二八纪念东路是一个三岔路口,来往车辆较多,且一边仍在施工,另一边搭建了临时桥梁,这个污水窨井盖正好位于坡面上。此外,沿线还有其他一些窨井盖面板出现裂纹或高低不平的情况。
王先生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了这个问题,一名自称路政勘察人员询问了窨井位置后便再无音讯。记者尝试联系对方,得知该窨井盖并非他们负责,已将情况转交给上海地铁18号线施工方。
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窨井盖松动、不平整的原因多样,既有周边施工、重型车辆频繁经过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走访中发现,不同材质的窨井盖表现差异较大,有的设有金属外圈层,平整度较好,而传统的水泥井盖则更容易破损。据统计,上海市城市化地区共有各类检查井600多万个,分布在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窨井盖按材质可分为铸铁井盖、水泥井盖、复合井盖等。问题主要源自建设时设计标准较低、沥青压实度不够、护圈缺失、砖块垫衬等不规范施工,以及使用年限增加、车辆频繁碾压等因素造成的橡胶垫圈老化、井盖变形等问题。
为消除城市道路井盖的安全隐患,路政部门曾承诺“先消除隐患,再分清责任,建立井盖管理托底机制”,但因产权单位重视程度不一、维修技术力量单一、协调机制有限等原因,道路井盖“路框差”“盖框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响应机制,针对轻微松动沉降、显著沉降、井盖破损等情况进行及时摸排、分类整治,特别是在点位模糊、敏感的区域采取定制化措施,提升市政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
上一篇:以丝充绒经营主体被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