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帮、清华帮,谁会是AI时代的新C9!
开年以来,DeepSeek的梁文锋、Manus的肖弘,成为中国AI圈冉冉升起的新星。培养他们的母校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一并沾光。
结合我国一众AI企业创始人的毕业学校分布,“清华帮”、“浙大帮”之说近来风起。而传统C9高校中,复旦、南大等一众文理综合型名校,暂时鲜见人工智能领域更多划时代的创新型企业或领军人物。若不能在AI时代胜出,传统C9或将迎来席次的结构性变动。
目前看,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浙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深厚,学校综合实力较强,或能继续引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南大、西安交通大学、乃至哈工大受限于地域创新经济发展条件,面临华科等校激烈竞争,能否保住AI时代新C9席次,待持续关注。
01 C9构图变化:清华帮、浙江帮一路领先?
“如果你想创业,大学时就请那些优秀的同学吃饭吧,(否则)以后想挖他们入伙,可就要请米其林大餐。”
2024年5月25日,Manus创始人肖弘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向师弟师妹分享创业经。那时,肖弘只在圈内小有名气。
不到一年时间,3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称,2025年将继续扩大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战略领域的专业招生规模,构建“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体系。全网出圈的肖弘,成了母校这一波人工智能本科扩招最好的“宣传榜样”。
图 | 肖弘回校演讲
传统C9概念,指的是北大、清华、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提法兴起于2009年,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梯队。
华中科技大学原不在C9之列,但近年在一些机构发布的“中国百强大学”排行榜中,华科屡次位列前十(多数在第八位),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传统C9高校,反而落于华科之后。
在肖弘出圈之前,去年凭借《黑神话:悟空》打出知名度的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也是毕业于华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归属于游戏赛道,但AI在游戏工业开发中的运用只会越来越强。
华科在AI圈表现其实不算“最亮眼”,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风头更甚。前者被称为在AI领域“一骑绝尘”,后者颇有点“后起之秀”意味。
安防和自动驾驶,是AI时代第一波两大应用领域。这一波AI创业企业中,很多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母校——清华。
旷视和商汤科技,作为初代两大AI巨头,其创始人印奇和杨帆,就分别来自清华姚期智实验班和电子工程系。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地平线等自动驾驶公司的创始人彭军、李岩、曹旭东、黄畅等,他们也都是清华校友。
进入大模型时代后,清华生也跑在前面。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大学室友、成立光年之外的王慧文,就来自清华电子工程系。大模型六小虎中(智谱、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阶跃星辰、零一万物),来自清华大学的创始人占到3位,分别是智谱CEO张鹏、百川智能的王小川,月之暗面的杨植麟。
清华帮兴起,被认为是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该校2005年成立“姚期智班”(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堪比麻省理工等国际化的计算机人才,据说美国方面后来也热衷争抢姚班毕业人才,认为属于优质生源。
图 | 左二为姚期智院士
2024年,清华在CSrankings(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院校排名) AI单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再次展现了清华具备实现“学术-产业”双轮驱动的深厚实力。
相较而言,浙江大学在大众观感层面, “后起之秀”的意味更浓。
杭州六小龙中(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就有深度求索(DeepSeek)的梁文锋和云深处科技的三位联创。
实际上,浙大在计算机领域有“黄埔军校”之称。早在1981年,浙江大学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所,几乎是全国第一家。
近年,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信息软件,被杭州市政府定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数字先导行业,杭州国资在这些领域中布局活跃,为AI界“浙江帮”的兴起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在部分80后毕业生记忆中,武大一直综合实力雄厚,但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成果的光芒不够,与浙大的差距有所扩大。
位于西北的西安交大,做人工智能研究也久矣,但相关创新性企业的数量和前沿性不如杭州,成果在AI时代也相对略淡一些。
02 AI时代卡位战拉开帷幕
清华、浙大在AI界风起云涌,形成引领效应,其它越来越多的高校近来也积极动起来。原因不难理解,这关系着高校在AI时代的卡位。
总体而言,中国高校在这一波AI上的竞争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纷纷将人工智能独立建院,建立阵地。
有公开数据称,全国有517所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但实际上,知名高校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院系进行设置,只是近两三年的事。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成立于2021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直到2024年4月才成立。
作为文理综合大学,复旦大学于2024年成立“新工科创新学院”,分别涵盖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创新、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等四大领域,它对标的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图 | 复旦大学新工科创新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