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驻美大使回应李嘉诚港口交易行为 地缘政治与商业逻辑的碰撞。2025年3月,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宣布拟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笔涉及1657亿元人民币的交易迅速成为全球财经界的焦点。随着中国外交部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接连发声,这起商业交易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利益与国家战略激烈碰撞的典型案例。
此次交易的核心资产包括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这些港口不仅拥有199个泊位,还配套了完善的物流网络,战略地位显著。特别是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承担着全球近6%的海运贸易量,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重要枢纽。一旦交易完成,美国资本将直接掌控这些战略要道,对中国的航运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交易宣布时正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之际。2025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高调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并威胁动用武力。随后,贝莱德财团迅速推进对港口资产的收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月18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国务院港澳办也多次转载评论文章,指出此次交易非普通商业行为,并质问相关企业的立场。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航运咽喉,其战略价值远超经济范畴。每年,全球24%的集装箱贸易量通过这里,其中中国商船贡献了21%的货运量。若美国通过此次交易强化对运河两端港口的控制,便有可能构建起“数据监控 - 限流施压 - 费用勒索”的战略闭环,对中国全球供应链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与美国军方关系密切,其收购行为被广泛认为是配合特朗普政府“供应链去中国化”政策的重要一步。
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似乎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全球航运业面临多重挑战,长江和记集团的港口业务利润下滑。贝莱德提出的高价收购对资本玩家来说确实具有吸引力。然而,深入分析交易细节,却发现诸多疑点。交易程序不透明,未经过公开招标,仅通过高盛等投行秘密谈判完成。此外,战略资产的低价出售引发争议。2015年中远海运曾出价1600亿港元收购和记港口40%的股份,而此次贝莱德却以更低价格获得80%的控制权。交易时机的选择也极为敏感,恰逢全国两会期间,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同期现身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