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数据显示,立案乡科级干部2.7万人,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万人。处分乡科级干部2.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3万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情况,其中一组数据尤为引人关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第一季度处分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的人数占处分总人数的70%以上,这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自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以来,加大对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的惩处力度成为重点。从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到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再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将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察范围,这些举措都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决心。
在该通报发布的前两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这是自2011年《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颁布施行以来,中央首次对这一文件进行修订。调整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行为规范是本次修订的重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显示,被查处的村干部有的在修路工程中收受承包商红包,导致“豆腐渣”工程频现;有的伪造文件、合同,骗取或侵吞上级发放的补偿款、工作资金、环境整治资金、土地流转费等;还有的吃拿卡要,挪用村集体资金或是村民转给其代缴的养老保险金。他们虽身处基层岗位,却手握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微权力”。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量资金和项目涌入乡村,如果抵挡不住利益诱惑,最终走上违法违纪道路,不仅蚕食群众获得感,还会动摇基层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