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多家博物馆将焕新开放,公众可以走进新馆或参观精心策划的展览。
时隔十余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即将全新亮相。作为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经过升级改造后,该馆将于2025年5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大葆台遗址以其最高等级的“黄肠题凑”葬制闻名海内外,是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汉代遗址。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展厅与临时展厅。开馆后,该馆将推出“永生奇迹——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品展”和“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昭宣盛世下的汉代文明”两大展览。
通州区博物馆也将于5月13日焕新开馆。经过5个多月的升级改造,博物馆采用递进式参观路线,重新优化功能分区,提高了展示区域的利用率。通过提升展柜的体量和规模,展品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展陈所占面积却缩小了,开辟出阅览室和宣教室组成的配套区域,解决了此前缺少配套功能的问题。配套区域为来馆人员提供图书阅读、社教活动等多样化服务,还规划建设了茶歇区域及文创产品售卖区域。在展陈区,通州区博物馆将“通州运河文化”与“通州历史文化”两个主题展览融合,以通州发展史为主线、大运河文化为辅线,推出“左辅雄藩——通州历史文化展”主题展览。整个展陈分为四大部分,详细介绍了通州从古至今的历史性功能转变。宝光寺铜钟作为镇馆之宝,气势磅礴,纹饰精美,放置于院落正中央。军粮经纪密符扇、京鲁段运河流域图也将作为重点展品展出。此外,馆内还设计了运河知识问答墙等互动体验项目,增强观展趣味性。通州区博物馆还将以“运河上的通州”为主线,策划推出“博物馆之旅”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通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价值。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将于5月18日推出“轨迹与镜头”——铁路与电影的时空交汇专题展,通过国产电影中的铁路元素展现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日,“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将在首都博物馆本馆亮相,展出100余件文物和历史影像,尽显南洋华侨文化。5月19日,“看·见殷商”展览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启幕,汇集全国27家文博单位338件珍贵文物。5月20日,北京艺术博物馆将推出“瑞羽鸣祥——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选取馆藏精品明清禽鸟题材瓷器、书画、杂项等文物80余件,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